從yahoo奇摩知識上找到的資料,關於馬桶的種類:

1.Wash down﹙洗落式﹚:
即一般歐州馬桶走的設計,這種馬桶的特點是,水箱比較小而窄,馬桶座裡面的排糞口﹙就是馬桶裡面那個洞﹚比較大,馬桶內坡度很陡﹙顧客常開玩笑說上大號便便掉下去還會彈起水來﹚,因為這種馬桶是利用水的沖力把排泄物沖走,所以沖起水來驚天動地,聲音很大,馬桶裡面還會有小水花濺起。水量一般只要6公升﹙1.2加崙﹚左右,是比較省水的。現在美國歐州基於環保,也都強制廠商把水量設定在這個上限了。台灣廠牌則不一定。
洗落式馬桶最早見於歐州,後來日本的TOTO跟INA﹙日本兩大廠﹚也跟進,雖然這種馬桶沖水時有點吵,嘩啦啦地半夜有點嚇人,但是水箱比較小、馬桶座本身也比較小,佔的空間也比較少。裡面的排糞管形狀有點像「ㄣ」字型,彎曲度不大。由於孔徑也比較大,馬桶本身塞住的機率比較小。

2.Siphonic﹙虹吸式﹚:
這是台灣、美國跟日系廠牌最常見的馬桶。特點是水箱大而寬,馬桶座本身也比較寬大,裡面的坡度長而斜,底下排糞口小而圓。這樣的馬桶,其中的排糞管就做成「S」型,因為這個S的彎曲度非常大﹙看過解剖圖的感覺是像羊腸小徑,彎來彎去﹚,所以馬桶座才會變得比較大﹙也就是裡面長長的「坡道」底下我們一般看不見的馬桶內部﹚。
虹吸馬桶沖水時,馬桶裡會先積一點水﹙有的人以為那是馬桶不通﹚,然後管道裡變成真空、產生虹吸現象,排泄物跟糞水就會吸下去了。沖水時噪音不大,沖完有時會聽到「噗通、通、通…」的聲音,那就是虹吸現象結束時,空氣重回管道內的聲音。
因為虹吸式馬桶是靠水量到達一定程度﹙填滿整個馬桶內的排糞管﹚,造成虹吸現象,來「吸走」排卸物,所以水量往往要到3.2加崙﹙12公升﹚,後來基於環保原則,美國強制廠商把馬桶水量「調整」成6公升,因此對於虹吸式馬桶是一個很大的改革。因為,水量是虹吸效果好壞的重要因素。一般消費者不知道的,一個馬桶的「靈魂」其實不在於外表美觀與否,而在於看不見的部位,內部排糞管路彎曲度的設計,好的管路能讓水量省又沖得漂亮。

虹吸馬桶後來發展出所謂的「one piece」單體馬桶,也就是和成有名的荷花系列一直到後來的UFO系列,那種一體成型、看起來沒有水箱的馬桶。這種馬桶在美、日行之有年,因為同樣是虹吸式,卻把水箱縮到跟馬桶座合而為一,省點空間又「安靜」。安靜是因為儲水箱的位置低了,沖水時安靜無聲,就像洗衣機一樣的渦流原理,讓水「平行」流入馬桶內﹙一樣是虹吸式所以還是會先積點水再消下去﹚,然後就看到排泄物在馬桶裡滾啊滾接著就被吸走了。這是靜音單體馬桶,又稱為渦流馬桶。
還有一點,上面說的都是「家用馬桶」有「水箱」的那一種喔,不是商用裝了flash﹙就是沒水箱,直接用沖水閥把水打進馬桶那種﹚的馬桶。因為裝了flash沖水閥的馬桶不管是洗落式還是虹吸式,只要沖力或水量夠,就能沖乾淨,反之,要是沖水閥壞了,或水壓不夠,就會沖不乾淨。
基本上,因為台灣絕大多數的馬桶都是「虹吸式」,加上台灣建築物管道老舊、裝璜時任意變動馬桶原本位置的習慣﹙這樣排糞管口到馬桶本身的距離遠了,虹吸效果也會變差
沒錯,塞住馬桶的不是別人,是我們自己!

再把問題扯回馬桶堵塞。
既然馬桶堵塞,通常都是這些原因,那麼倒底冰塊有沒有用呢?我覺得大家自己用腦子想也知道。通樂或強酸都是極具腐蝕性的溶劑,用它們來解決堵塞是方法的一種,也就是腐蝕溶解掉塞住馬桶的元兇──這些紙類以及糞便毛髮等等污物的結塊。另外,找水電工來通也是一種方法,他們會用鐵線去清理管路,看是什麼東西卡在排糞管裡。
至於我提到的第二種堵塞,「化糞池滿了」。這在台北市應該不常見。但是不能說沒有。由於台北市的新式建築物衛生管道,都已經連結到「衛生下水道」,所以糞水是直接經由管道排到下水道的。不會有化糞池滿了的危險。
可是,屋齡超過20年以上的舊式公寓,當初在新建開挖地基時,必然有化糞池這種設備。排泄物經由化糞池的沉澱與微生物分解之後,會變成上層污水下層沉澱的情況,當化糞池滿了,首當其衝糟殃的,就是位於一樓的馬桶。這個時候一樓不旦不能沖水,還會糞水倒溢。
至於二樓以上的住戶,只會覺得馬桶好像不通了,排泄物無法沖乾淨,馬桶內積水超過平時的合理水位且消退緩慢﹙伴隨著排泄物就會顯得驚人﹚,快消掉時還會發出「啵、啵、啵」的聲音。這種時候,一般人的反應都是拿馬桶吸把﹙不用懷疑,就是賤兔常常拿來用的那根﹚,吸一吸馬桶、再沖水。事實上正確的吸把用法是,先沖水,當水位滿上來時、吸把垂直插入馬桶﹙使吸把前端橡膠頭內的空氣不會逸出﹚,然後用力按幾下,把空氣擠進馬桶的排糞管裡,用空氣的力量衝開堵塞物。當然,這方法只限於馬桶內部輕微的堵塞。要是化糞池滿了,只會讓一樓的住戶家裡出現噴糞水的事件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lueha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